瑞银:预计今年中国通胀温和 CPI平均在3%左右******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庞无忌)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10日在“第二十三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线上媒体分享会上表示,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出现复苏,全年GDP实现5%左右的增长,同时,通胀料将比较温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预计平均在3%左右。
汪涛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走出疫情影响,消费出现复苏。该机构调研发现,在过去三年,中国民众储蓄率增长3至5个百分点。走出疫情后,人们可以把积压的储蓄释放出来,一些前期待释放的需求也会逐步释放出来,这将成为今年消费反弹最主要的动力。
此外,汪涛认为,2023年中国房地产活动会企稳,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减小。她指出,预计房地产销售量和新开工面积在最近一两个月将会见底,今年三四月份(扣除季节性因素后)开始环比出现反弹。今年全年,房地产销售量和新开工面积从当前的低谷行至年末的回升,环比增长或将达到两位数。不过由于房地产调整程度较深,今年全年房地产销售量和新开工面积比去年或仍略有下降。
随着经济重启,包括餐饮、旅游、住宿等服务业价格可能出现明显反弹,这是否会带来通胀压力?汪涛认为,今年不用太担心通胀。中国应不会出现像欧美等经济体那样经济重启以后通胀持续居高不下且创纪录的情况。一方面,中国经济的重启是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进行的。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能源价格已经比去年年初回落了很多,输入性通胀压力减小。另一方面,中国房地产市场今年有望企稳,但大概率是弱复苏,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力不大,所以今年上游成本压力对下游产业的影响也比较弱。总体而言,通胀温和。(完)
新冠感染高峰后,基层诊疗如何补短板?******
新闻1+1丨新冠感染高峰后 基层诊疗如何补短板?
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已过,但相关诊疗,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农村地区医疗机构提升救治能力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如何提升基层诊疗和服务能力? 今晚《新闻1+1》邀请国家卫健委应对新冠疫情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吴浩,共同关注:感染高峰后,基层诊疗如何补短板?
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如何实现早转诊?
国家卫健委应对新冠疫情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 吴浩:首先我们要实现早发现,用好配置的一些设备。其次,练好自己的本领,就是能够早识别一些有重症倾向的患者,能够早期给予干预和治疗,减少重症。第三,我们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和服务指南(第一版)》里面特别强调的一些指标是早期预警,能够迅速的和畅通地把他转诊上去。第四,要根据医联体和包片原则进行一个绿色通道,甚至在有些地方可能流行或者说流行比较大的情况下,关口要进一步前移,要选派一些有经验的上级医院的医生,直接派驻到乡镇去驻点,确保重症病人能够转得出去转得快。
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对基层医疗人员的培训重点是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国家卫健委应对新冠疫情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 吴浩:在培训过程中,很多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在问的问题是抗生素如何使用、小分子药物如何使用、激素药物如何使用、恢复期的怎么去处置、如何去识别和分析危重症,这是最主要的需求。同时基于这些需求,我们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和服务指南(第一版)》的培训中安排了答和问,这里的专家都是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临床救治过病人的专家去回答和问询,去解决我们基层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春节期间农村重新热闹起来,有哪些防疫提醒?
国家卫健委应对新冠疫情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 吴浩:①如果还没有阳的人要回到农村之前,我觉得他需要自己做抗原或者是核酸检测,确保不把感染的风险带回家。②要加强自己在旅途中的防护。③刚刚阳康的一些民众回到农村走亲访友,要注意好自己的生活节律,尽量让自己恢复得更好一点。(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