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正启新话“岁朝”******
赵文成
“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这是晋代诗人辛萧咏年的诗句。元正亦称“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一年节令时序开启,美好喜庆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到来。因之,普天同庆,天下齐欢。
元正,又称一岁之朝。人们为了庆贺这个岁首之朝,往往或歌以诗,或绘以画等,采取多样的形式表现出对新年的期盼与欢愉。“岁朝图”应运而生。《汉书•孔光传》云:“岁之朝,曰三朝”。颜师古注:“年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春节便被称为“岁朝”。“岁朝图”(或称“岁时清供图”)或已产生。它通常以静物为素材,配以贺岁的诗词,通过画中物品名称的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掌故,以祈求新年好运,春意盎然,让奔劳一年的人们,感到亲切温暖、欢慰欣悦。
据有关文献载,“岁朝图”始于唐代,至两宋,在宫廷中正式兴起。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赵佶,每逢春节将临,便命画院的丹青妙手描绘冬季不能见到的花卉禽鸟,陈列在宫中以增添岁朝的喜庆气氛。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幅“岁朝图”应是北宋赵昌所作的《岁朝图》,该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统而观之,此图画面巨大,花团锦簇,铺天盖地、不留边隙地铺排,使之显得典丽浓郁,灿若云锦。适逢花开,恰瞻新岁,细审此图,画心一座空灵通透的湖石,右傍一石亭亭如笋,四周或以雅洁的梅花、红艳的山茶、清雅的水仙和美艳的长春花为素材,以朱砂、白粉、胭脂、石绿为基调,广施铺陈,巧饰取舍,从而使此图繁而不乱,色彩和谐美艳。这种铺排有序的安排,让画面展现出如蛰伏在四九寒天里的勃勃生机,透露着春天的讯息。这种意境富于清逸之诗趣,醇厚而有余韵,正是这幅画作流传千载而令人回味的审美所在。
画家赵昌以擅绘闻名,他长于写生,擅画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虫,注重对景写生。宋人范镇《东斋记事》:赵昌“每晨露下时,绕栏槛谛玩,手中调色彩写之”。又自号“写生赵昌”。
由此可见,从宋元始“岁朝图”就已是岁末年初文人雅士应景的题材,从宫廷到民间莫不如此。其后,诸如明宪宗朱见深的《岁朝佳兆图》以及民间或以“钟道迎福”“百(柏)事(柿)如意”之类为题材的吉祥寓意图等,无不如此。同朝传诸后世的还有仇英的《岁朝图》。陈洪绶的《清供图》瓶中插梅,花绽新蕊,玉兰轻舒,素雅中带着清冷,虽佐以山茶吐丹,仍是“几点寒英,用尽东风力”,给人以新岁明艳清新之感。其后的任伯年、蒋廷锡、吴昌硕等无不喜作《岁朝图》。
在民间,“岁朝图”同样以年画的形式出现在百姓的新年庆典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乾隆年间以苏州桃花坞画家蔡卫源绘制的《岁朝图》为粉本,木版刻印的“姑苏版”年画《岁朝图》。这是一幅承前启后、能够反映清朝中期画院画风的年画作品之一,描绘的是一处高门大第的庭院,亭台、楼阁、水榭以及新年清晨人们欢娱的活动场景;远景是披雪的山脉,近景是爆竹点火的孩童与折梅的仕女。全图是以西湖孤山附近的行宫为背景而创作的。关于画家蔡卫源,传不详,仅在该作品中记有其名。此画在构图上受到南宋和明代院体画的影响,画面中树石、仕女、童子吸取了宋元以来花鸟人物的传统;同时,又受到西洋“泰西画法”的影响,采用了焦点透视和固有的中国散点透视相结合来表现建筑,其比例大体相称,层次丰富,纵深感强。这两种表现形式结合起来,既典雅工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视角。画面上的诗文题跋,写出了春节的热闹祥和:“梅雪争春斗渐开,炮声催转岁朝来。红炉围座麟儿嬉,老翁携杖步琼台。”
醇厚的节令民俗审美,令人心驰神往。“岁朝图”的题材,正是元正节令的一种审美注脚。从“岁朝图”的绘画题材看,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为花鸟奇石,一为人物图绘,另有岁时年景。其花鸟奇石类,常以瓶花为核心,点缀些许器物、仙花、瑞草、嘉果、奇石、文字吉语、古砖文玩等。这些花草果蔬,无不有着吉祥如意的含义。梅花象征着报喜,牡丹寓意富贵,瓶中荔枝意味着平安吉利,祥和欢喜。人物图绘类则是借助于神祇,悬挂钟馗、祖先等,祈祀驱邪降福。岁时年景类则主要描绘人们新年的欢乐场景。
关于“岁朝图”岁首之庆,今人汪曾祺曾有评说。他在一篇散文中写道:“曾见一幅旧画: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桌案,画上题曰:‘山家除夕无它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是真正的‘岁朝清供’。”
画作的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品位。唯有尊重自然,顺应规律,回归质朴,才能撷取大自然最美的春意。岁朝清供,其灵魂就在一个“清”字。
传统的节日风俗,包含着人们对生命的自我关爱,为生命的延续赋予了诸多新意。闲话“岁朝清供”,为历史存照,为文化拂尘,为中华传统文化扬辉,无疑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之乐事,我们身在其中,乐其乐哉!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1月19日 第 12 版)
2022年三季度全球楼市集体“熄火”******
(财经天下)2022年三季度全球楼市集体“熄火”
中新社北京2月2日电 (记者 庞无忌)2日,亚洲房产科技集团居外IQI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全球房价指数报告显示,由于西方各国利率上升、通胀飙升、全球经济放缓和乌克兰危机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等不利因素,去年三季度全球楼市集体“熄火”,房价大面积降温。
该机构指出,大多数国家的高通胀率造成了一种假象,即全球房价仍在上涨。在已公布2022年三季度住房统计数据的6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中,仅6个市场名义房价下跌。但实际上,如果扣除通胀因素,62个市场中,仅23个市场实际房价同比上涨,39个市场的实际房价同比已下跌。与一年前相比,62个市场中,47个住房市场出现降温。
例如,在立陶宛,2022年三季度名义房价同比大涨22.77%,但扣除通胀因素,当地房价下降了1.09%。同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名义房价仅下跌7.11%,但经通胀调整后,当地实际房价暴跌49.25%。
从重点国家和区域来看,美国房价涨势已急剧减弱。与此前几个季度的两位数增长相比,美国标普/凯斯-席勒全国房价指数在2022年三季度同比仅增长2.28%,这是自2019年四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记录。加拿大楼市也在迅速转冷。2022年三季度,该国11个主要城市的实际房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仅上涨1.75%。
欧洲的房价繁荣似乎已走入尾声。报告指出,在30个欧洲市场中,只有7个国家房价在2022年三季度表现出比一年前更强的势头(增速加快或跌幅收窄)。英国、法国等主要欧洲市场房价正在失去上涨动力,而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实际房价出现下跌。
在房地产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去年三季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房价下降。亚洲住房市场走弱,在该机构调查的15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中,只有5个市场的实际房价有所上升。
在这份报告中,2022年三季度,房价涨幅最大的国家和地区或代表城市是,土耳其(+57.64%)、越南胡志明市(+22.35%)。房价同比跌幅最大的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49.25%)、斯里兰卡科伦坡(-31.37%)。
展望今年,居外IQI集团联合创始人、集团CEO卡希夫·安萨里(Kashif Ansari)说,中国防疫政策优化对今年的全球楼市是重大利好,特别是率先增加与中国来往航班的国家,如泰国、柬埔寨、印尼的楼市将较早感受到楼市春天。他预计,中国买家全球购房金额将在2024年年中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